群眾工作簡報(第十二期)
發布時間:【2012-03-26】 稿件來源:
第 12期
中共開福區委群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2年2月27日
[經驗交流]
東風路街道:雷鋒就在身邊
學習雷鋒、傳承雷鋒精神正如當前開展的“一推行四公開”群眾工作一樣,不是在“作秀”、“走過場”,而是一種源于日常生活細微處的感動,是我們言行舉止中的真實行為。走進開福區的東風二村社區,處處活躍著雷鋒的身影,滿頭銀絲的“五老”當起了鄰里守望的平安巡防員、離退休黨員穿梭在棚戶區宣講棚改征收政策、群眾工作站里的阿姨成為孩子們眼中的“知心姐姐”……一個個睦鄰友好、互助互惠的愛心事例,讓人真實地感受到,雷鋒并沒有走遠。在開福區,雷鋒就在我們身邊,雷鋒就是我們自己。“雷鋒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那只不過是句大謬不然的順口溜而已。
“雷鋒沒戶口”,誰說的?2012年2月21日上午,在東風路街道東風二村社區綠化休閑廣場洋溢著初春的氣息,由街道主辦、東風二村社區群眾工作站承辦的“學習雷鋒促和諧,惠民服務先鋒行”系列主題活動的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談及如何讓學雷鋒在社區基層長久“扎根”時,市財政局駐社區群眾工作站帶隊領導張學峰體會很深,“學雷鋒活動要與“一推行四公開”緊密結合起來,讓群工站成為‘雷鋒’的家,讓雷鋒精神安家落戶,做到人人學雷鋒、人人當雷鋒”。 正是因為有社區群工站這個“家”,學習雷鋒活動才有了生動的載體。此次由東風路街道發起的主題活動,豐富了開福區委、區政府號召開展“續寫雷鋒日記,爭當時代先鋒”活動的內涵,把街道群工辦、社區群工站兩級機構作為開展學雷鋒、弘揚雷鋒精神活動的“親情家園”,找到了“當文明長沙志愿者,做學習雷鋒排頭兵”的支撐點和著力點,把群眾力量引導轉化為愛心助人、奉獻進步的愛心力量,產生出強大的愛心凝聚效應,在社區基層推動了學雷鋒活動的時代化、常態化和大眾化。
“三月來四月走”,怎么會!“學習雷鋒好榜樣”,不能是 “一陣風”的形式、“三分鐘”的熱度,關鍵是要實現“長效化”、“機制化”。東風路街道把學雷鋒活動與“一推行四公開”、創先爭優、創新社會管理以及為民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在建立學雷鋒活動的長效機制上形成了亮點。街道推出了公益心強、服務質量好、群眾滿意度高的社區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站、物業服務中心、愛康盲人按摩院和黨員志愿者詹玉書家庭作為首批“零距離”雷鋒服務崗,并進行了授牌,在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中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從而實現黨群關系零距離、與群眾情感交融零距離、便民利民服務零距離。醫療義診、保健按摩、免費理發、家電維修、寵物科學養護、計生咨詢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隨之全面展開。雷鋒精神滲透進社區工作的各個層面,“專家教授送醫送藥進社區”、“黨員服務助拆遷”、“小小雷鋒活躍在社區”、“社區活雷鋒”、“法律義工進社區”等形式多樣、居民喜聞樂見的學雷鋒活動,讓“雷鋒精神”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使弘揚雷鋒精神的載體更新穎、內涵更豐富、影響更持久。 (東風路街道群工辦、東風二村社區群工站報送)
[群工動態]
新港鎮:落實三項措施保實效。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 “一推行四公開”群眾工作作為化解信訪積案、構建和諧社會、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精心部署,迅速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推出了三項制度。一是提前通報制度,每個工作日的前天事先通知工作隊員按時上崗,提前“備課”,以便作出整體性合理安排;二是下崗匯報制度,每個工作日結束后,下班前向鎮群工辦提交工作臺賬、考勤記錄及走訪記錄,并詳細匯報當天工作情況;三是撰寫工作日志制度,要求工作隊員寫好工作日志,談心得、講體會,以便積累經驗。 (新港鎮群工辦報送)
青竹湖鎮:市外僑辦領導調研太陽山社區群眾工作。2月21日上午,在袁義和主任的帶領下,市外僑辦全體班子成員集體來到聯點單位青竹湖鎮太陽山社區走訪慰問社區困難群眾,召開太陽山社區“一推行四公開”工作座談會。袁主任要求市外僑辦聯點隊員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解決1到2個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辦好辦實,做出成效。 (區民宗外僑局工作組報送)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