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佘琳 江攀)去年自家違法建筑被依法拆除后,63歲的曾友蓮一直耿耿于懷。日前,街道、社區黨組織幫她申請醫療救助截肢后裝上假肢,并上門調解家庭矛盾,一系列真情幫扶,終于“拆”掉堵她心里一年多的“墻”。今日,開福區瀏陽河街道宣布,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實施“黨支部+貧困戶”精準扶貧,計劃到明年4月,全部兌現40萬元幫扶資金,幫曾老這樣的180余戶困難戶解決實際困難。
“做人將心比心,黨組織有情,我們要有義!”今日,曾抱怨不斷的曾友蓮娭毑拄著拐杖,又來到瀏陽河街道毛家垅社區串門幫忙。2018年,曾友蓮因自家建被拆除,對街道、社區很不滿。在“黨支部+貧困戶”精準扶貧中,聯點黨員、街道工委書記楊興高多次走訪了解到,曾友連與兒子鬧矛盾,便和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調解,最終緩和了母子關系;曾友蓮曾因病導致截肢,家里一直沒錢安裝假肢,街道工委立即對接開福區民政部門,為她爭取了“醫療幫扶”專項資金。今年10月,曾老終于如愿裝上了假肢,實現自由行走。
“毛家垅社區82歲孤寡老人楊秀芝房屋老舊失修漏雨,7月雨季前社區幫忙徹底修繕;雙河社區居民周云(化名)先后遭遇喪夫失子之痛,多重不幸下又患上膽結石、右眼失明,街道、社區在經濟、醫療援助的同時給予心理幫扶……”瀏陽河街道工委精準幫扶臺賬本上,記滿這樣類似的幫困案例。
在主題教育開展期間,瀏陽河街道以貧困居民民生訴求為導向,實施“黨支部+貧困戶”精準幫扶,“點對點”切實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截至9月,已對全街近50戶困難家庭開展幫扶,發放幫扶資金近10萬元,到明年4月底,對全街180余戶困難家庭全部幫扶到位。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