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k2oag"><sub id="k2oag"></sub></i>
      1. 當前位置: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來源:微開福 編輯:呂周陽 2020-12-24 10:45:04
        —分享—

        民國長沙大鹽商李炳初在公館磚墻上雕飾青蓮

        告誡后人清廉守節

        實業家任理卿將公館取名竹益堂

        寓意做人如竹剛直不彎

        ……

        見證長沙600余年文脈延續的文昌閣文物古建群

        無聲回放著代代傳家的勤廉文化

        12月23日,開福區湘雅路街道文昌閣社區邀請守護老街文物逾40年的“守廟人”,開展“文物頌廉”主題文化活動,由文物守護者分享好家風故事,并以文史廉政知識搶答等互動活動,弘揚傳播崇廉尚潔的文明價值理念。

        “當年修復文昌閣及長沙縣學宮,就是為了重樹先賢之風,教化官民勤廉守節?!蔽牟w街89號居民胡國斌的住處就是長沙城區僅存的文昌廟花廳一角,從他父親起全家就擔當起保護文廟古建的“守廟人”職責。史料記載,康熙22年,長沙知縣朱前詒帶頭捐款主持重修文昌閣及長沙縣學宮,期待屈賈、朱張游歷講學過的長沙城能成為人才的淵藪。作為清廉知縣,其勵精圖治的故事如今仍被后人津津樂道。

        81歲的居民游嫦娥是民國大鹽商李炳初的兒媳,雖說公公1935年修建的老公館如今產權在公家,但她一直把這座銅柱青瓦的老宅當成生命的一部分來守護。三進深五開間的李炳初老公館,青石磚墻上雕刻著隱約可見的“青蓮”圖案,游娭毑回憶說,當年先輩曾以青蓮圖案明志,告誡后人要清廉守節。

        社區十街頭巷的任理卿公館又名竹益堂。其主人是“任氏雙老”之一的任理卿,曾任上海恒豐紗廠廠長,是實力救國的代表人物。自發在這里守護文物50年的羅喜根夫婦說,以竹命名就是取竹剛正不阿之意。曾同住十間頭的任理卿堂兄、教育家任邦柱是廣益中學創始人,毀家辦學傳為佳話。

        文昌閣社區黨委書記陳利霞告訴記者,社區通過提質提檔,將工農街56號破舊老院,升級建成廉政文化與文物歷史相結合的主題公園,將泥沙路面重新修繕,并在兩旁建設黨建文化長廊,以中國優秀家訓經典、傳統好家風為主題,借助文物老街巷的淵源,把文昌閣老街建成清廉文化的網紅打卡地。

        來源:微開福

        編輯:呂周陽

        閱讀下一篇

        返回紅網首頁 返回紅網開福區站首頁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_俄罗斯性爱avv_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_精品网在线电影不等待_天天精品国产免费_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