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住在長沙市開福區湘江世紀城的劉女士在北雅中學給孩子辦入學手續時得知,每個班將嚴格控制不超過50個人?!拔壹液⒆觽€頭不高,原本擔心班級人太多,坐在后面看不到,現在放心了?!苯衲?月,開福區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班額均控制在45人和50人以內,全區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1366個班級已全部消除大班額,大班額清零速度排全市第一。
除了率先完成大班額清零任務,今年以來,開福區以建設“領跑三湘、全國一流”的教育現代化強區為目標,在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上見成效,加大引入名校資源;在校園疫情防控上下功夫,守護全區師生安全防線;在教師幸福工程上用真情,努力提升教師崗位幸福感,在教育改革與提質發展上畫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處處有名校,教育資源再加磅
2020年9月1日,長郡開福中學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
今年秋季,300名初一新生踏入了長郡開福中學,這是長郡中學與開福區簽約的首個深度合作的公辦初級中學。今冬明春,開福區還將啟動新建(改擴建)學校建設19所,與湖南師大附中首度合作的湖南師大植基中學、與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合作的長沙麓山高嶺實驗學校有望陸續建成,清水塘北辰實驗小學、清水塘綠地小學、金隅桃園配套學校也將會在明年秋季開學。
以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為目標,開福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與優質品牌“牽手”,挖掘本土名校,力爭完成從教育資源大區到教育資源強區的飛躍。
推進“名校全域化”,區內名校也是主力軍。2018年底,清水塘教育集團成立,一個開福本土優質教育品牌應運而生。2020年12月,清水塘綠地小學正式開工,為馬欄山片區帶來教育新力量。這種以集團化路子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的模式,不僅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也對提升全區教育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長沙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開福區委書記曹再興(右一)帶隊調研“名校全域化”工作,實地考察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
“教育是強區之基?!遍L沙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開福區委書記曹再興強調,“要科學謀劃、蹄疾步穩,合理布局學校資源,發揮已有學校帶頭作用,引進名牌學校、提升辦學水平,為‘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建設營造好的環境?!?/p>
據悉,今年以來,開福區新改擴建中小學4所,新增優質學位2610個;到2025年,將新改擴建中小學校28所,新增教育用地約1066畝、優質學位38250個以上;新建及回收小區配套幼兒園24所,新增優質學位公辦5220個以上。
抗疫排頭兵,師生健康齊守護
陳雪蓮是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如今,她又擁有了一個新身份——開福區清水塘江灣小學衛生健康副校長。
今年5月20日,來自湘雅醫院、省中醫附二醫院、長沙市第一醫院的56名醫療衛生專家受聘擔任區屬63所中小學“衛生健康副校長”,他們除了要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常態化落實衛生保健工作外,還要將技能培訓、專業講座、衛生知識帶進校園,為全區中小學校師生健康保駕護航。
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偉峰為56名衛生健康副校長授牌并發表講話
“這是一批精兵強將?!笔芷竷x式上,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偉峰勉勵新上任的健康副校長們當好疫情防控的“排頭兵”、師生健康的“守護者”和健康知識的“宣傳員”。
開福區為聘任的56位衛生健康副校長頒發證書。
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開福區教育局組織黨員帶頭幫扶,為503名一線醫務子女帶去關懷和幫助;克服困難,堅持“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組織學校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為同學們準備好“學習大餐”;同時強化防控舉措,截至目前,開福區教育系統無一例因新冠疫情中途停學停課情況。
幸福感升值,轉正加薪不是夢
除了好學校遍地開花,開福區還推出了“教師幸福工程”,為全區教職工送上幸福大禮包。
開福區舉辦教職工工間操比賽。
在開福區在職教師中,有15%是編外合同制教師?!翱梢詤⑴c職稱評定嗎?工資待遇還有提升空間嗎?”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開福區率先全市首推教師備案制管理制度,對于符合條件的編外合同制教師,可以通過考核轉為備案制教師。備案制教師不僅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還同等享受參與職稱評聘、榮譽評定、職位晉升的權利。開福區首創“區齡工資”,對于在開福區工作滿一年的編外合同制教師,每年可增加2400元區齡工資。在開福,“轉正+加薪”都不是夢。對于有租房需求的特級教師、中小學高級職稱教師和公費師范生,開福區也廣發“福利”,為他們提供每人每月600元的租房補貼,幫助優秀人才在開福安家,然后樂業。
除此之外,為褒獎優秀教師、鼓勵敬業奉獻,開福區特設“教育奉獻獎”“教書育人先進楷?!薄敖虝兰摇薄敖逃摇薄敖逃瞰I30年”等特別榮譽,對開福區教職工予以表彰,提升了教師崗位的榮譽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站在2020歲末,開福區對“十四五”時期教育發展規劃提出了新目標: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加強名師名校長隊伍建設,努力實現“名校全域化”,爭創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以教育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從“北富”向“北強”邁進。(姚雨含)
來源: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姚雨含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