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螺螄殼里做道場”,形容簡陋小處做出大場面。螺螄殼里未必真能做道場,但長沙市開福區卻在0.4平方公里的老舊街巷里建成了一個便捷有序卻有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小巷“15分鐘生活圈”。
12月30日,開福區首個巷子里“15分鐘生活圈”在東風路街道王家垅社區建成,小巷居民不僅購物、就醫、休閑無需出“圈”,24小時自助圖書館,老匠人和藝術家常駐的“守藝人”工作室以及文明練攤的“煙火市集”等一批街頭文化氣息濃濃的個性化設施也進“圈”首次開放。
王家垅社區庭院鄰里中心是“巷子里的15分鐘生活圈”重要一環。陳飛 攝
“迷你”社區三條巷子地名像麻將牌
城北首個巷子里“15分鐘生活圈”,為何現身王家垅社區?因為這個面積僅0.4平方公里的“迷你”社區,就是由三條老巷子組成。
“我們社區的地名聽起來像麻將牌?!蓖跫役馍鐓^黨委書記歐陽曉瓊笑言,社區緊臨東風路,3條和東風路垂直的小巷名字就叫五、六、七條巷。社區地處長沙老城區,既有上世紀留存下來的老院落,又有眾多改制國企的宿舍院子,巷子從中穿過,頭頂上是蛛網一樣糾纏亂搭的管線,腳下是狹窄破損的路面,沿線店招破敗,沒有規范停車位,時常堵成“一鍋粥”。
正如地名像麻將牌,社區也充滿市井氣。歐陽曉瓊說,居民里廠礦企業老職工和老街坊多,屬于熟人社會的圈子,民風和諧友善。根據這一特點,東風路街道和王家垅社區決定建設巷子里“15分鐘生活圈”,打通居民生活痛點同時,保留市井味、煙火氣。
社區24小時圖書館成為巷子里居民讀書休閑好去處。 陳飛 攝
“煙火市集”文明練攤人情味足
“早起健身、買菜,到庭院鄰舍中心約伴玩耍,去24小時圖書館看書,串巷子10分鐘都能走到?!本用耜败S華說,巷子里的“15分鐘生活圈”,讓老巷老街坊有了新生活。巷子里“15分鐘生活圈”由庭院黨建、文化教育、生活服務、醫療衛生、運動健身、交通出行六大板塊組成,通過路面“白改黑”、管網改造、規范停車位、增設活動空間等一系列微改造,巷子沿線老宿舍院落變成顏值、氣質齊漲的小庭院。
硬件提質生活痛點打通后,如何留駐巷子里的市井味?生活在東風路沿線的老長沙去王家垅七條巷看看就知道。
“這是父母在瀏陽老家種的蘿卜、黃芽白,不打化肥農藥,沁甜的!”
“自己編的竹簸箕和籃子,收納、買菜都好用!”……
天一放晴,七條巷的“煙火市集”就熱鬧開市,街坊和菜販們自發在路旁規范區域練攤,大家都自覺保持衛生,只留口碑不留垃圾?!拔覀冄永m了老巷子的老交易,鼓勵周邊居民將自家產的美食、手工制品拿出練攤售賣?!睔W陽曉瓊說,社區文明公約之下,大家都有不影響市容、交通和門店的默契。
七條巷兩廂多年來自發形成街邊菜市,是東風路沿線居民最愛光顧的地方。社區以實施外墻排危項目為契機,對兩廂宿舍樓外立面和店招進行了個性化改造,紅白相間粉刷墻面讓老巷也變得“軟萌”。
和以往一條街所有店招“一張臉”的呆板不同,社區放棄傳統守舊的統一招牌形式,只要符合基本規范,七條巷每家店面都可根據經驗內容對招牌作創意設計。
小巷子大擁堵如何破解?社區邀請交通專業人員整改優化,七條巷設為單行線只進不出,所有出巷車輛均由六條巷分流。交通得到大暢通,經營環境也更舒暢。
社區將“守藝人”的工作室改造得精致有韻味。陳飛 攝
“守藝人”守住老長沙老派頭
生活便利了,老巷子的精神氣質如何保留?社區專門在“15分鐘生活圈”辟出“守藝人”工作室,讓老手匠人和街頭藝術家常駐創作經營,守住老長沙的老派頭。
從六條巷路過,透過工作室的窗戶,可以看到一個陳舊的木箱里堆著上個世紀的老行頭,60多歲的老鞋匠冷國慶“吱呀搖著”老式修鞋機,低頭專注地修補鞋子?!艾F在一兩塊錢能做什么,在我這能修好一雙鞋,也能換一根新拉鏈?!崩侠洳粌H修鞋手藝很好,還熱心公益,10多年來一直為居民提供無償、低償服務,是第一個進駐工作室的老匠人。
六條巷路旁還有一間粉刷一新的小白屋,乍一看像是間日系風咖啡館,透過玻璃窗可見亮著一盞昏黃的臺燈?!跋镒永飼嬍摇敝魅?、86歲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劉仲成就長年在這伏案創作,他曾用蠅頭小楷,創作了一幅長達19.3米的奧運長卷,囊括每一屆奧運會舉辦場地、人數、獎牌分布等內容,創下吉尼斯紀錄。如今,他和畫家賀龍元、剪紙非遺傳人徐明星都成了義務傳播傳統文化,熱心傳道教學的小巷“守藝人”。居民不用“出圈”,就能求教問道藝術家,感受巷子里的書卷氣。(李卓)
來源:掌上長沙
作者:李卓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