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線全長28.2公里的金竹河迤邐流過城北,春節前完成岸線整治,蛻變為一條風情萬種的“鄉意桃花溪”;而桃花溪流過的秀峰山,到2022年將崛起一個商務商貿超110萬平方米的秀峰商圈。1月12日,長沙市開福區第五屆人大第六次會議開幕。2020年,該區以全年財政支出的85.7%投入民生,聚焦發展大局、民生福祉,區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議案、建議得到積極呼應、妥善辦理,辦復率、見面率、代表對辦理態度的滿意率均達100%。根據人大代表的議案和建議,生態繁榮的一“溪”一“圈”將點亮大城北。
長沙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開福區委書記曹再興(右一)和區人大代表交流。 通訊員 胡舸 攝
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偉峰做政府工作報告。通訊員 胡舸 攝
“鄉意桃花溪”三年水清岸綠景美
桃花溪又叫金竹河,北起黑糜峰,南至撈刀河口,一路貫穿蘇托垸濕地、青竹湖,連結鵝羊山、秀峰山,是城北重要的生態走廊。如今桃花溪兩岸菖蒲吐綠、蘆荻飄飄,一汪清流穿過農家院落,而三年前流域沿線還是污水繞村。
桃花溪的蛻變源自于開福區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立的《關于推進桃花溪流域綠色發展的議案》。3年來,開福區全力推進桃花溪流域綠色發展,桃花溪流域概念性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以“鄉意桃花溪”為主題,將桃花溪打造成一條以水環境為核心,以山體、建筑為兩翼,凝結鄉情鄉景,承載都市人對自然生活美好向往的綠色發展區域。如今的桃花溪,一幅以其流域為核心,上游生態后花園、中游活力關公湖、下游魅力楚家湖的生態畫卷初見雛形。
小橋流水,水車倒映,一紙議案讓桃花溪發生脫胎換骨變化。 全媒體記者 李卓 攝
桃花溪的蛻變,是開福區以近九成財政支出投入民生的成果。2020年,該區完成17項省市民生實事,啟動優質教育資源聚集區建設,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7所,新增學位7287個。
“公園里的商圈”商務商貿超110萬平米
桃花溪流過的秀峰山,未來三年內將形成一個“公園里的商圈”。
開福區政府高度重視屈剛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打造秀峰商圈的建議》,出臺秀峰商圈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到2022年,將建成以芙蓉北路興聯路口至馮蔡路口為主軸,東至開福大道、西臨湘江路,區域面積6平方公里,商務商貿面積超過110萬平方米,輻射50萬人群的特色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100億元,稅收過億元樓宇預計3棟,形成“一個綜合體、兩個特色商業街區、盤活香江高嶺商貿城”的商圈業態體系。
建設中的秀峰商圈。通訊員 曾嶸 攝
開福區目前已全面啟動鵝羊山公園建設,以自然景觀為依托,建設附屬商業設施,打造商游結合的特色公園。秀峰山公園提質改造也已啟動,完善游道、建好消防通道、配套必要公園用房,開福區將在這里探索休閑養老產業,讓“公園里的商圈”實至名歸。
相關鏈接:
2020 數述開福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省市持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
金霞消費類電子產業集聚區、荷蘭夸特納斯項目入選全市首批17個制造業標志性項目
位列高質量發展全國百強區第28名。(李卓)
來源:掌上長沙
作者:李卓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