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福區大力實施“黨建聚合力”工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樓宇黨建與樓宇經濟融合發展的“新高地”。截至2022年5月,開福區建成交付商務樓宇165棟,總建筑面積723.5萬㎡。2021年,全區樓宇新引進企業730家,實現樓宇“去化”超23萬㎡,同比增長10.4%;稅收億元以上樓宇新增4棟,總數達到16棟;稅收過千萬元樓宇新增5棟,總數達到45棟;樓宇總稅收突破50億元,占比超過50%,同比增長30%,創下近五年增量之最。
單建聯建區域建,黨旗飄在樓上
健全“常態化摸排、動態化組建、規范化提升”工作機制,擴大樓宇兩新組織“兩個覆蓋”。將樓宇劃分為若干網格,開展“地毯式”摸排,聚合街道、社區、物業多方力量,運用市監、統計、稅務、社保系統數據,常態掌握樓宇中兩新組織、黨組織、黨員情況。對符合單獨組建條件的應建盡建,去年以來新建樓宇商圈兩新黨組織138家。對暫不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在無黨員的兩新組織新發展黨員55名。按“行業相近、地域相鄰”原則,組建一批聯合黨組織,北辰動漫、萬達濱江餐飲、綠地物業等10家聯合黨組織在“黨建聯建”促“抱團發展”上作出示范。新成立區互聯網行業黨委、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全區綜合(行業)黨委達到7家。深化區域化黨建聯盟,建立起樓宇運營方、骨干企業、職能部門(含街道、社區)三方聯動強鏈接,建成“三方進入”樓宇黨組織10個,實現重點樓宇商圈黨的組織全覆蓋。創新“骨干+小微”“先進+后進”等形式開展結對共建,結成支部對子50余個,開展活動700余次。
委員黨員指導員,身份亮于胸前
實行“亮身份”“示范崗”“指導日”,聚合多方力量。大力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吸引更多兩新組織負責人擔任黨組織書記,企業高管進入黨組織班子,以“黨建強”引領“發展強”。將兩新黨組織書記及負責人(出資人)培訓納入全區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去年以來組織集中培訓4期,370余名兩新黨組織書記參訓。構建組織生活常態長效機制,10個樓宇商圈黨組織堅持年計劃、月落實,在《開福黨建》微信公眾號“曬成果、亮計劃”。加大對兩新領域黨員教育培訓力度,去年以來開辦專題培訓18期,參訓兩新黨員2600余名。長城萬富匯樓宇黨總支引導企業黨員“進社區亮身份”開展主題志愿活動。對暫未建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分級分片選派黨建指導員,從改非干部、離退休干部和“五老”中選派39位政治素質高、黨務工作熟、身體狀況好的黨員擔任區派黨建指導員,聯系指導126家重點兩新組織。部門、街道、社區層級選派專兼職黨建指導員482名,規模以上兩新組織實現工作全覆蓋。
黨務政務商務,服務做到心里
通過樓宇黨建平臺,在辦事流程上做“減法”,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為企業縮減成本、提升效能。大力推進樓宇商圈黨群服務陣地建設,打造樓宇黨群服務中心11個、“政企服務站”10個、“新聲”品牌專欄10個。從發改、科技、人社等部門選派15名業務骨干擔任兼職政策指導員,成立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隊,深入16座大型商務樓宇,“零距離”開展政策宣講、黨建指導、商務聯絡等服務。實施重點商務樓宇“樓長制”,區領導擔任“樓長”,形成“樓長”上樓接單、后盾單位跟進服務的長效機制,33名區領導成為“樓長”,聯系服務176家重點樓宇企業。萬達商圈黨委創新“吹哨報到”機制,聯合商務、金融、稅務、市監等職能部門和街道社區,選派駐企聯絡員為“今日小哨”,服務企業逾1000家。富興商圈黨委推出“一核兩站三廳多點”體系,“一核”即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兩站”即飛騰、麒麟黨建模范站,“三廳”即馬欄山、金霞、凱樂微谷匯報廳,“多點”即在優秀企業設立黨建服務點,建立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助推商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開展“黨建引領、助力千企”行動,從重點產業、樓宇中遴選20戶民營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量身定制”解決發展難題。
共建共治共享,治理落在實處
將樓宇黨建融入區域治理網絡和社區治理過程,讓商務樓宇成為區域治理的“主力板”。推動樓宇項目與街道社區簽訂共建協議,在文明創建、環境整治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將平安建設與樓宇風險防范有機結合,建立“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的預警防范機制。萬達商圈黨委與街道部門聯合行動,逐層“掃樓”,逐戶“排雷”,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金融“打非”和助企紓困并舉,與高發期(2018年)相比,接警數下降12.7%,新增立案數下降91.7%,“萬達防控模式”在全省推廣。推動新樓宇與老街巷有機融合,鏈接各方資源滿足企業和居民需求。馨域大廈與茅亭子小區、天健壹平方英里小區與天健金融廣場等先后結對共享,通過樓宇與小區共用停車場,員工與業主“錯時共享”,解決了樓宇車位緊張“老大難”問題。
來源:人民網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