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長沙“三館一廳”。開福區供圖
開福區是湖南省會長沙的內城區,位于長沙市主城區北部,傍湘江下游東岸,處瀏陽河、湘江匯合之東南端。東與長沙縣、芙蓉區接界,西與岳麓區毗連,北與望城區相鄰,南與天心區相接,轄16個街道,總面積188平方千米。
“先有開福寺,后有長沙城?!遍L沙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于長沙城北的開福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南宋古城墻、沙坪湘繡、麻石老街、劉廷芳公館……無一不見證著長沙的歷史變遷。
沙坪湘繡文化廣場。開福區供圖
開福區是湖南省屬各文旅企事業單位、文化集團公司最集中、規模和級別分量最重的區域,域內有省社科聯、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省廣電集團、省出版集團、省報業集團、省體育集團、省博物院、省展覽館、海底世界、世界之窗、“三館一廳”(博物館、圖書館、規劃展示館、音樂廳)等。
開福區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態日趨多元化,產業發展整體態勢向好。目前共有7家A級景區、8家星級酒店、6家星級農莊,涵蓋7處紅色旅游資源,劉廷芳公館、九如里公館群等124處不可移動文物點,具備“紅”“古”“綠”“藍”“夜”五種文旅資源,紅色舊址、鄉村農趣、文創高地、歷史老街、夜市歡場,如閃亮珍珠,散落在長沙城北這個玉盤中。
“紅色+古色”交相輝映
拉動文旅產業迸發新活力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船山學社(湖南自修大學舊址)、烈士公園、華夏路沈家大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開福有“紅”的血脈。行走在開福古巷,一個個紅色紀念點正如指路明燈,穿越歷史煙云,在城北大地閃耀,激勵人們砥礪前行。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的八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作為開福區重量級的古色文旅景點之一,該館館藏文物18萬余件,其中漢墓陳列展示的284組文物是馬王堆出土文物的精華,素紗禪衣、T形帛畫、人物龍鳳帛畫等都是國寶級文物。
沙坪湘繡。開福區供圖
在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街區保留的14處市級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訴說著長沙城曾經歷的繁華與滄桑。在潮宗街行走,時光從腳底慢下來,恍若身在清末民國。如今,這里還聚集了一批文創店鋪、民宿等,供游客市民打卡消費。一條蜿蜒曲折又歷史悠久的小巷,全長560米,串聯起左宗棠祠、李覺公館等7處不可移動文物,以及西園歷史陳列館、金石書畫家李立故居等15處人文景點,西園北里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重現了老長沙街巷的格局和人文風俗。
紅色古色交相輝映,讓文旅產業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此外,開福區還集聚了中山亭、開福寺、劉廷芳公館等文旅打卡地。
“文化+科技”相得益彰
推動文旅融合大發展
綠色,是讓人賞心悅目的顏色。長沙園林生態園就是開福區綠色文旅的代表。據悉,該園是一座集園林科研、花卉苗木生產、科普教育、園林園藝展示、休閑娛樂、旅游度假于一體的現代生態園,園內原生植被豐富,山勢連綿起伏,各類鮮花品種繁多,是市民游客觀景休閑的好去處。
作為全國最佳人居地、國內外知名的中國湘繡之鄉、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基地,在沙坪湘繡小鎮,可以欣賞從古至今的湘繡技藝和作品,賞析眾多主題展品,現場觀摩湘繡大師們刺繡,驚嘆于非遺湘繡技藝的獨特魅力。目前,沙坪湘繡產業園已發展成為集湘繡生產、研發、展覽、銷售、培訓教育與旅游觀光的文化體系,園內湘繡年產銷總額達3億元,遠銷亞洲、歐洲、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馬欄山視頻文創園。開福區供圖
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是廣電湘軍的駐地和大本營,其以數字視頻創意為龍頭,對標中關村,目前吸引了西瓜視頻、銀河酷娛等一大批頭部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入駐,是湖南省首個國家級廣播電視產業園區。近年來,開福區圍繞打造視頻文創產業集群這一核心目標,積極發展視頻、動漫、游戲、設計等文化創意產業,為文化產品插上科技的“翅膀”,有力推動長沙文化產業高速發展和科技化轉型,打造藍色文旅的旗艦。
在開福,“四館一廳”凝結了湖南文化之魂。長沙濱江文化園(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市圖書館、長沙市規劃展示館、長沙市音樂廳)共同構成的“四館一廳”憑借獨特的文化張力,成為長沙乃至湖南省一張底蘊深厚的文化名片。這里的建筑設計棱角分明充滿藝術感,流暢清新的輪廊體現了豪邁、浪漫、自然、率真的湖湘藝術神韻。
此外,致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的精神家園、傳承湖湘文脈的基因地標——長沙美術館,是提升藝術素質第二課堂的全國重點美術館。館內藏品涉及古代、近現代書畫、瓷器和當代油畫雕塑等,通過展覽的創意、運作傳播等助力提升“藝術長沙”品牌影響力。
“時尚+美食”激烈碰撞
催生繽紛多彩夜經濟
夜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凸顯區域特色、延伸消費鏈條、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途徑。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2021-2022)》顯示,湖南省會長沙位列中國夜經濟十強第二位。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稟賦,長沙打造“24小時城市”。
作為長沙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福區涌現了多個不同場景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自2015年正式開業以來,長沙市音樂廳每年演出達到200場,這里擁有歌劇、音樂劇、交響樂、樂器獨奏、古今中外音樂會等各類大中型演出,可以滿足觀眾的各類需求。同時,該區有中國相聲前輩王本林先生創立的紅星曲藝傳承社,每周六晚八時在長沙市湘春路畫意江南茶館進行相聲表演,民眾賞藝好不愜意。
長沙世界之窗舉辦夜場主題活動。開福區供圖
聞名遐邇的長沙世界之窗,是一個融先鋒時尚活動、大型器械游樂、世界各國建筑奇觀、五洲風情歌舞表演、影視拍攝基地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主題公園。而這里除了刺激好玩的游樂項目,還有西紅柿大戰、萬圣狂歡、歡樂跨年夜,各式各樣精彩紛呈的夜場主題活動。
吃是夜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布滿美食小吃大排檔的四方坪夜市,不僅能感受城市夜生活的美妙,吃上幾口鮮美的特色小龍蝦,還能打卡各色網紅美食,如李記印度飛餅、美式炸排條、第一佳雞排、上海香酥童子雞等,不勝枚舉。與開福區湘江世紀城一路之隔的江濱社區居民區,有一條匯聚了186個餐飲門店江濱美食街,是長沙城北地區大排檔集中區之一。美食街位置醒目,停車便利。來長沙城北吃夜宵,沿著湘江北路一直走,在福元路大橋下就能看到明晃晃的一排夜宵店,人氣也十分火爆。
據了解,開福區去年將“建設更聚人氣的全域文旅示范區”寫入區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并啟動了《開福區全域文旅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開福區全域文旅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工作。重點對全域文旅示范區建設的目標定位、空間發展格局、產業融合、文旅整體營銷等多個方面進行規劃設計,提出了“湘·約長沙繡·美開?!蔽穆每傮wIP形象,構建“1+5+N”文旅品牌戰略。
“十四五”期間,開福區將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文化強國”總體要求,以制定的《總規》和《計劃》為統攬和依托,全面推進全域文旅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全力推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文旅業態的創新發展,將開福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湖湘文化傳承示范區、更具人氣的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更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更具吸引力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來源:中新網
作者:向一鵬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