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沙東風路文創園,園區管理人鐘衛感慨萬分:“今年‘五一’,文創園有游客5萬多人,特別是‘長沙北站’這個老火車站打卡點,去年開放以來,一直火爆,并帶動了園區下大垅市集的繁榮?!?/p>
老長沙北站舊物留存,成為網紅打卡點
東風路文創園位于開福區伍家嶺街道建湘新村社區,這里曾經是長沙北站老廠區。園區內留存的老北站物件,如鐵軌、枕木、信號燈等,見證歷史變遷,訴說歲月故事。
老長沙北站站名標識
長沙北站始建于1909年的清末,1911年正式投入運營,它見證了長沙從一個小鎮蛻變為現代化大都市的歷史進程。1935年,車站遷址改建為長沙北站,成為長沙最早的客貨列車編組站。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1958年,這座車站停辦了客運業務,專職貨運。
歲月更迭,物換星移。2011年,繁榮達100年的老北站,終于完成它的歷史使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掩隱在高樓大廈的城市中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2022年這片被遺忘的老廠區煥發了新的生機——東風路文創園應運而生。
如今,老北站鐵路元素,已經成為游客的網紅打卡點。
“東風路文創園的前身是鐵路機械化工局宿舍,上世紀的建筑風格盡管早已過時,但這里的‘殘破’反倒成了現代人眼中獨特的‘設計’?!辩娦l感慨地說。
老工廠在新時代用另一種文創潮流的表達方式,繼續著它不朽的生命價值,重新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東風路文創園的成功轉型,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和保護,更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文創園里的許多店鋪都是由老廠房改造而成。如今,新時代的咖啡店、茶館、酒吧、紛紛入駐,與保留著的老工廠的物件碰撞交融。
“園區‘創作者友好’的氛圍凝聚了一批自由生長、充滿個性的主理人品牌,他們把原本廢墟般的舊廠房改造成了茶室、咖啡店、舊物倉,這些新型商業空間,讓文創園頻繁出現在年輕人的打卡清單上?!辩娦l一邊走一邊感慨。
“昔時舊物”舊物倉
走進舊物倉,舊磁帶、老繪本、小柜子、老茶杯……堆滿貨架,仿佛穿越到七八十年代的時光雜貨鋪。舊物倉由鐵路機械化工局的廠房改造而成,面積達400平米,每一個角落都可能遇到驚喜,每一件舊物,都能勾起你兒時的回憶。
東風飲食店
踱過東風飲食店兒時的門頭,梧桐樹、泥笆墻展現在眼前,紅色對聯、熱水瓶、老桌椅,仿佛穿越到小時外婆家的小院。而傳統的家常菜,仿佛回到小時的廚房。
遠近咖啡
遠近咖啡店,鐵架保留著老廠房的銹蝕斑斑,編織的木質推門、木質座椅、木質掛燈、紅磚老墻,仿佛進入舊時的工業空間。在這里,“舊時光”趕上“新潮流”,吸引著諸多年輕人打卡。
鵜壺茶館
不妨到鵜壺茶客廳圍爐煮茶,感受原木特有的自然風。在這里,擺放的是原木桌椅,蒲扇葉裝點燈飾,除了幾個開放式的大空間,還有以“桌”“椅”“板”“凳”命名的四個獨立包間。茶品有常規茶和冷泡茶,燒水、洗茶、泡茶、出湯,您可以傾心品嘗觸手可及的現泡味道,感受不同茶葉的天然香氣。
非歇爾
非歇爾手作集合工作室,同樣是由舊廠房改造而來,在這里,展示著手工制作的皮具、原創首飾、刺繡、餐盤、鉤編小物雜貨等好物,少量而精致。當光影從窗外折射到斑駁的老木桌上,茶杯、書畫、紙扇和各種陳茶靜靜地擺放著,給人歲月靜好的既視感。
……
行走在園區內,每一個空間都有文化創意之美,每一家門店都想進去逛逛,每一個場景都想拍張照片,每一位經營者身上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目前,東風路文創園已經新晉為長沙開福區的網紅打卡點。網紅經濟興起,“網紅打卡”行為在當前的消費場景占據很大的比重,長沙開福區在2023年9月份特別推出“幸福向北”首屆全域旅游示范區開福新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最終選出了“幸福向北”首屆全域旅游示范區開福新網紅打卡地8家,園區內的東風飲食店、遠近咖啡就在其中。
鐘衛介紹:“隨后,我們順勢而為,去年9月份又把廠區里承載集體記憶的大空坪,搭建成了戶外露營地,以前廠區職工們閑暇時在這休息,孩子們坐在草地上唱歌讀書,自然真實的土地上載滿了左鄰右舍的親密和溫情,我們將廢棄的荒野重新開發,打造一個不只有吃喝玩樂,還有藝術與美學的廢墟活力集市?!?/p>
下大垅市集
梅賽德斯奔馳長沙站純電體驗空間
據介紹,園區內的下大垅市集從開市以來,吸引到了眾多手工文創、潮玩手辦、輕食飲品、特色小吃等攤主玩家,市集迅速地成為長沙新熱門的打卡地,寶馬電車《南瓜音樂會》和中國體彩的微光市集都慕名前來舉辦宣傳活動,聽音樂、玩游戲、抽獎品,逛市集,活動體驗感豐富又有趣,奔馳2023梅賽德斯電車和OPPO也紛紛來市集場地拍攝宣傳照和宣傳活動,新潮與復古碰撞。
“未來下大垅市集將持續招募更多新潮個性的主理人攤主豐富內容,也希望引起更多品牌方的青睞,我們一起探索無限的可能,搞點更有意思的事情,共創下大垅市集,我們的樂園會越來越有趣?!辩娦l說。
來源: 湘港道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