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一線督導、7個小組奔赴現場查找問題、問題不整改絕不放過……這是2023年開福區開展的“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行動中的一幕。
城鄉接合部,幾乎是所有大中城市環境治理的難點。2023年10月28日,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囑咐開福區整治好蘇托垸市容環境問題。
這既是市委的鞭策,也是群眾的期盼。
開福區委、區政府當晚召開專題會議,深入查擺問題短板,認真剖析思想根源,狠下決心,重點解決多年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市容環境問題。10月31日,開福區委書記羅玉環與區長高偉一起研究部署,啟動“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環境整治行動。
仲夏時節,記者行走在開福的大街小巷,見證著、感受著、領略著開福區城鄉環境的顯著變化:開福爽了,美了,靚了。
開福更爽了
夏日,陽光燦爛。
北二環兩廂北干渠邊坡上,色彩斑斕的鮮花競相綻放。
開福大道兩廂的荷花競相綻放。本文照片均由通訊員 劉潤澤 攝
“窩棚拆除了,堆場清退了,環境整潔了,可舒服啦!”74歲的吳嗲嗲對蘇托垸片區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
他居住蘇托垸片區是長沙二環內唯一未開發的成片區域和最大的城中村,涉及8個社區(村),總面積13.98平方公里,人口1.2萬。片區內基礎設施匱乏,低端業態聚集,“臟亂差”現象嚴重。
“亂搭亂堆,環境差,安全隱患多?!眳青青墙榻B說,一些當地居民甚至把閑置的土地租賃出去,用來種菜、堆放廢舊輪胎、鋼筋架管和石材。
北二環蘇托垸沿線
2023年10月底,開福區成立“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下定決心清退蘇托垸片區有礙市容的堆砂場,拆除菜地窩棚、磚木棚,清退小亂污企業,開展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并推進蘇托垸片區自來水入戶改造。同時,加快推進“廁所革命”,著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在整治過程中,開福區特別關注居住在窩棚的外地菜農,為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在東二環西側橋下和鳳羽村15組建立了聯排板房,安置近100戶菜農。來自婁底新化的羅師傅一家是其中的受益者。自2007年起,他們便在蘇托垸從事瓜果種植,過去17年一直生活在潮濕悶熱的窩棚中,用電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今年1月,他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板房,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艾F在用電更安全了,房間干凈不潮濕,還有獨立廁所和讀書空間,政府還為我們修了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绷_師傅高興地說。
東二環西側菜農臨時居住點
開福區委、區政府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舉一反三,區分城區與涉農街道兩個方向,新增撈刀河中嶺景苑、秀峰湘粵小區、瀏陽河洪山公園、東風路勝利街、清水塘華遠華時代片區、青竹湖太陽山小區、植基小區周邊等7個重點區域,制定《重點問題攻堅責任分工表》,明確聯點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領導,發揮“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作用,全面打響了一場全域市容環境整治攻堅戰。
通過合力攻堅,開福區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交辦整改臟亂差問題7000余處,拆除違建10余萬平方米,整治違規菜地153.7萬平方米,清退廢品店、堆場117個,清運垃圾上萬車,全區市容環境品質,特別是蘇托垸二環線兩廂、洪山公園、雙灣國際、華遠華時代、勝利街等重點整治區域明顯改善,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整出新空間,治出新天地。開福區主要負責人介紹,開福區根據各街道實際,因地制宜制定業態轉型方案,引入優質業態,特別是在涉農街道結合鄉村振興,打造一批美麗屋場、網紅菜地,實現產業經濟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增強居民家園感、歸屬感、清爽感。
蘇托垸美麗屋場
昔日臟、亂、差的匯聚點,城鄉建設和管理的盲點,制約發展的難點,在開福人民手里,即將成為新亮點。
開福更靚了
道路通暢了、車位多起來了,人氣更旺了。剛剛過去的周末,長沙園林生態園人潮涌動,成為長沙熱門打卡地。
作為國家4A級景區,此前,進入長沙園林生態園前就遭遇“攔路虎”:大門入園道路破損,停車位嚴重不足,流動攤販泛濫。每逢周末,游客常常因找不到車位而感到困擾,道路擁堵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游覽體驗。
為徹底改善這一狀況,在開福區“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環境整治行動中,開福區城管局聯同區相關部門、屬地街道及社區,對園區大門周邊進行了全面整治。他們統一鋪設了瀝青路面,劃設了交通標線,修建了綠化帶,并新建了上千個停車位。此外,還對周邊商鋪的店招店牌進行了整治改造,清理了部分商鋪的違章搭建,并對攤販的經營行為進行了規范。這些變化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整體形象,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更加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
長沙園林生態園周邊大變樣
城鄉共進共融,開福區全域市容環境品質提升的躍升已然開啟。
在開福區秀峰街道宿龍橋社區的雙灣國際小區東側,眼前的這個“口袋公園”,原先是一塊違規種菜、亂搭亂建的閑置地塊,通過“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環境整治行動,秀峰街道組織城管部門和宿龍橋社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徹底鏟除了違規菜地。
為提升小區環境品質,開福區城管局、區園林養護中心、區城投集團、撈刀河環衛所、秀峰街道和宿龍橋社區多部門聯動,通過平整回填、修復管網、栽植綠化、配備健身器材、景觀提升等方式,打造了16畝集生態、健身、暢行、休閑功能于一體的“口袋公園”。
整改后的秀峰雙灣國際小區東側
走進青竹湖湖心島公園,西洋杜鵑、鳳仙、百日草等37種苗木千姿百態,一幅色彩繽紛的畫卷在陽光的照耀下徐徐展開。
青竹湖湖心島
開福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結合“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市容環境整治行動要求,開展專項綠化整治,為湖心島公園換上“新裝”,打造出一片色彩斑斕的花園。
美,在開福蔓延。不僅如此,開福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以問題導向,對湘江風光帶、月湖公園、秀峰山公園等區域科學做好綠化“增減法”,提升整體環境質量,市容市貌“換新顏”。
“環境變好了”“視野開闊了”“菜地變身口袋公園,城市品質提升不少”……一處處閑置地塊、死角盲區被潔化、序化、綠化、美化,市民夸贊開?!案懒?,更靚了,環境獲得感更強了”。
開福的靚,不僅靚在“面子”,更靚在“里子”。
潮宗街,是長沙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歷史街區之一,也是長沙寶藏街區的新晉流量街區,但也存在基礎設施跟不上等歷史遺留問題。
為有效解游客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通泰街街道結合“攻堅三十天 清爽大城北”行動,推出“惠停車”小程序,整合萬達商圈等周邊大型停車資源,釋放4000余個停車位,并在福慶街、永清巷、三貴街興建3個風格時尚的公共廁所。
三貴街興建3個風格時尚的公共廁所
此外,通過打造花境景觀、增設花箱等方式,對西長街、壽星街、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環境進行提質升級。
徜徉于此,記者看到的是環境的重塑,聞到的是古跡的芬芳,聽到的是對民聲深切地回應。
提升市容環境,沒有止境。開福,再接再厲。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陳新
編輯:韓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