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一專人一檔案”跟蹤溯源管理,每個項目每月將新進人員合同、發薪明細等一一上傳程序,大數據一比對,誰家有欠薪苗頭,立馬先行“踩一腳”!長沙市開福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全省首創以“項目通”程序“云”預警監督,有效暢通欠薪處理渠道,創新源頭治理項目欠薪問題。今年以來,已為3400余名勞動者調解追薪6475萬余元。
“項目通”大數據比對預警很靈通
“背井離鄉出來做工最怕欠工資,開福區政府盯得緊,打工放心!”外地農民工吳師傅和工友們感謝開福區人社局“盯得緊”,提前化解了一場欠薪隱患。
位于開福區湘江中路與五一大道交會處的工程項目,有簽訂合同的農民工200余人。該項目接受開福區“項目通”小程序管理,不需要勞動保障監察人員費時費力人工比對,小程序自動比對出了實名制打卡人數與發放工資人數不符的情況,第一時間預警:項目工資發放有風險點!開福區人社局及時向項目發函提醒,督促項目負責人核對工資發放數據,及時進行整改,保障農民工工資足額、及時發放到位。
開福區人社局開發“項目通”程序,實現線上比對各建設項目兩網化平臺的實名制通道打卡情況、工資結算表、工資發放銀行流水、勞動合同簽訂等情況,對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發放異常情況,通過綜合、實時、精準監督,提前介入,督促農民工工資發放到位。
開福區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啟用大數據比對項目農民工薪資發放情況。長沙晚報通訊員 平芳敏 供圖
“一項目一專人一檔案”溯源管理
大數據比對再靈通,也離不開專人、專責溯源管理的“繡花功夫”。
開福區人社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抽調骨干力量組成項目管理小組,由專人“點對點”深入全區52個重點管理項目“一對一”開展檢查,并按月跟進項目制度建設、資金保障、實名制管理、工資支付情況,督促項目簽訂勞動合同、實名制考勤、農民工工資專戶、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等情況,建立項目基本情況、服務情況、勞動監察執法情況、農民工保證金繳納管理情況檔案,形成“一項目一專人一檔案”動態管理模式。
建設項目層層分包,勞資關系“傻傻捋不清”怎么辦?該區人社局以大數據賦能,將所有項目按“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勞務分包”等層層關系建立起類似思維導圖式的分包關系分析圖,按圖索驥溯源管理薪資發放問題,一個都“跑”不了。
開福區整合國家、省、市欠薪核處信息平臺、12345熱線、信訪現場投訴等七大平臺渠道,統一派單,統籌核處,形成投訴線索臺賬,標準化管理,按時限要求辦結投訴案件,降本提效及時疏通堵點難點,切實保障勞動者報酬權益。
開福區還聯動各部門,整合人社、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工會、街道、人力資源公司、律所等多主體組成“追薪族”,建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處中心,設立法律援助窗口、“人社+工會”工作室、農民工工資爭議調解庭、婦女維權特色調解室等線下特色服務陣地,分類、精準、有效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通過“互聯網+調解”成功調解勞動糾紛251件,為勞動者追討工資103.28萬元。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李卓
編輯:韓陽